“早就聽說過深圳速度,這次真的見識到了!從首次洽談到企業落戶,只花了短短一周時間。深圳市寶安區科技創新局全方位護航企業發展,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到了舒心、暖心和放心。”剛剛落戶寶安專精特新總部基地的廣東德澳智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德澳)創始人、董事長王洪平興奮地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中德澳是一家致力于為國內大、中型醫療機構提供高端智慧醫療技術與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坐落于廣東東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近年來,乘著國家積極推進智慧醫療建設的東風,中德澳步入發展快車道,憑借強大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以及深厚的醫療行業信息化服務經驗,中德澳智慧病房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已為國內多所大型三甲醫院在內的超100+各類型醫療機構提供產品與技術服務。
中德澳智慧病房整體解決方案主要圍繞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大維度,利用5G、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數據交互平臺,無縫鏈接醫院現有的HIS系統、LIS系統、PACS系統等,達到數據互聯互通,實現醫療信息的共享、連通,建立統一、高效、實時、互通的疾病研究、預防、診斷、治療體系,從而讓患者或者健康人群在不受空間與時間限制的情況下,實時地得到及時的、便捷的、公平的醫療及健康服務;并且能夠根據不同科室需求,在共性中尋求特性,打造專科數智化病房,讓病房充滿溫暖。
隨著企業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在全國戰略布局實施中,如何尋找更為完善的產業配套、更為豐富的人才儲備,打破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成為擺在王洪平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尋找新的總部基地也成為他的一項重要任務。
王洪平董事長告訴記者,他曾親自走訪過不少地方,但綜合考慮配套、環境、成本等因素后,仍然沒有找到滿意的。
近年來
深圳寶安區堅持創新驅動戰略
培育高質量創新主體
煉成國高企業“第一區”
中德澳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有沒有可能在寶安區落戶?
中國商報記者就此聯系了寶安區科技創新局,區科技創新局局長沈彥高度重視,4月26日即帶隊到東莞中德澳進行實地考察。沈彥深入察看了企業生產運營情況,面對面傾聽企業心聲,了解企業需求,對于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據寶安區科技創新局相關人士介紹,回到深圳后,沈彥局長隨即就企業落地的需求召開相關會議。4月27日,區科創局協調到第一個場地,但由于面積不夠,無奈放棄。4月29日,區科創局立刻聯系區國資局協調寶安區專精特新總部基地匯智研發中心空間供給,匯智招商團隊高度重視,迅速對接企業需求,制定入駐配置方案及優惠政策。
經過五一小長假后,5月5日王洪平被邀請到專精特新總部基地參觀。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區域產業配套、4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場地,讓王洪平眼前一亮。
“雖然之前我也與深圳其他區有過接觸,但寶安區表現出的主動性和高效率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深刻感受到政府對于企業的關懷和支持。”王洪平表示。
寶安區科技創新局和中德澳簽約儀式現場。(寶科/圖)
中德澳落戶的專精特新總部基地是深圳首個以專精特新企業為產業特色的總部群落,是寶安區打造產業鏈上下協同、高端要素集聚的大灣區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示范基地,培育壯大重點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典范之一。
作為深圳的工業大區、制造業強區
寶安區瞄準打造
世界先進制造業高地的戰略目標
持續加大對企業發展的扶持力度
增強企業發展動力
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沈彥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們的目標是把制造業的規模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對此,我們始終心系企業,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將轄區龐大的企業主體優勢,轉換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能。”
自2022年以來
寶安區先后出臺
“高質量發展56條”“惠企15條”
“惠企稅10條”等政策
不斷推動寶安區從制造大區向
智造強區、經濟大區向經濟強區
加快轉變
一流的營商環境
初現崢嶸的百億集群產業
吸引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
搶灘寶安、扎根寶安
據了解,目前寶安區創新實力位居中國百強區第二、工業實力位居百強區第四,2022年GDP達到4702億元,寶安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第一區”,擁有7061家國高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5家,制造業企業超過5萬家。
日前公示完成的《2022年深圳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和正在公示的補充入圍名單顯示,寶安今年有望新增1260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蟬聯深圳市級專精特新企業數量第一區。
“沈彥坦言,寶安區將繼續聚焦核心技術、人才、產品、資本、應用場景等,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誠意、最貼心的服務助推海內外優秀人才、項目在寶安落地生根、企業茁壯成長,更好賦能寶安先進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非常感謝中國商報搭建的企業連接政府的橋梁,讓中德澳能以‘深圳速度’落戶寶安。”王洪平董事長表示,“寶安是企業創新創業的沃土,我們有信心,中德澳扎根寶安后,在良好的營商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全面賦能智慧醫療行業的發展,讓醫療科技服務大眾、普惠民生。”